摘要
艾普斯坦(Theo Espstein)接任芝加哥小熊隊總裁已兩年多,他可以重現當年破除波士頓貝比魯斯魔咒的神奇魔力,為風城拿下百年來的世界大賽冠軍嗎?
2013年紅襪總冠軍─斯人獨憔悴
波士頓紅襪隊曾經是美國聯棒20世紀最悲情的球隊之一,但進入21世紀後,彷彿吃了威而鋼,勢不可擋,短短10年內,已拿下三次冠軍戒(04年、07年、13年)。難以想像,2004年以前,它卻經常和芝加哥小熊隊並列,同受失敗的詛咒籠罩。兩隊皆有相當長的時間未嚐總冠軍滋味:紅襪隊在貝比魯斯魔咒下,從1918年到2004年期間有長達86年不知冠軍滋味(1918年至2004年)。小熊隊衰運不遑多讓,也有山羊詛咒,它自1945年起即未曾與世界大賽沾上邊,更有甚者,上一次奪冠已是1個世紀前的往事,百年蹉跎,「明年再說吧!」(Wait Till Next Year!),成為小熊球迷自我解嘲的經典口號。
2013年的冠軍對紅襪隊別具意義,其中一個重要義涵就是揮別艾普斯坦(Theo Epstein)和法蘭柯納(Terry Francona)的年代。21世紀的前兩個總冠軍皆是在總經理艾普斯坦操盤、總教練法蘭柯納的領軍達成,外界多將紅襪打破魔咒歸功於兩人的密切合作與功勞。2011年底兩人離隊後,2012年紅襪戰績跌落至69勝-93敗,打出1965年以來最差的戰績,這個結果,更印證了兩人對紅襪隊的重要性。
但2013年的世界冠軍翻轉這一切,紅襪隊經營團隊向外界證明沒有艾普斯坦和法蘭柯納,它仍有能組成MLB頂尖勁旅。紅襪隊這枚冠軍戒,對兩人產生不同程度衝擊。法蘭柯納2012年在ESPN擔任球評,2013年接手領克里夫蘭印第安人隊總教頭,率領球隊打進入季後賽,且獲得美聯最佳教練的肯定,他向外界證明,其領軍有方,不論是大市場的紅襪,或中小型市場的印第安人隊,他都能帶領球隊突圍殺進季後賽。
但紅襪隊本世紀第3個冠軍戒,對艾普斯坦這位曾是史上最年輕的總經理來說,卻滋味苦澀。因為自從2011年10月接任小熊隊總裁位置以來,兩年已吞了197敗場,戰績在國聯吊車尾,球迷進場人數為15年來新低。雖然球季一結束就開除總教頭蘇文(Dale Sveum),換上教士隊板凳教練倫特利亞(Rick Renteria),但球員並無太大補強,2014年這個球季,小熊隊想要一夕翻身,不太可能,以往波士頓意氣風發的金童,目前在風城芝加哥遭逢極大考驗。
打破紅襪魔咒─美國職棒金童
艾普斯坦的崛起,可說是時勢造英雄。美國職棒進入21世紀後,受到網路科技興起、年輕人當家的風潮影響,亦掀起一股世代交替熱潮,許多美國常春藤名校法商學院的畢業生,捨棄華爾街的高薪工作,投身運動產業,艾普斯坦正是這股風潮的指標性人物。
他於1995年耶魯大學畢業後,就加入聖地牙哥教士隊,當時他的頂頭上司正是後來的紅襪隊老闆魯奇諾(Larry Lucchino)。魯奇諾於2002年接任紅襪隊的總裁和執行長後,隨即於2004年拔擢艾普斯坦為總經理,他當時只有28歲,創下美國職棒史上年紀最輕擔任該職務的紀錄。更不可思議的是,紅襪隊當年就打破了貝比魯斯魔咒,拿下睽違86年的世界冠軍,一回生,二回熟,3個球季後,紅襪隊於2007年又拿下一座世界大賽冠軍。
艾普斯坦掌舵的年代,勝利的滋味唾手可得,造神運動自然順勢而起,加上暢銷書魔球(Money Ball)提到運動家總經理賓恩(Billy Beane)延攬同是常春藤名校哈佛大學經濟系畢業的迪波達斯達(Paul DePodesta),美國職棒彷彿一夕之間發現勝利的新方程式:常春藤名校、網路世代、主修商學系,蔚為一股風潮。
艾普斯坦和波士頓極具淵源:出生麻賽諸薩州、自小就是紅襪隊球迷、就讀位於波士頓的耶魯大學、28歲即接任總經理,加上俊俏的臉龐與雅痞的形象,如果紅襪魔咒不是由他打破,還有更適合的人選嗎?他的朝氣為暮氣沈沈的芬威球場迎來朝陽,帶來世界大賽冠軍,整套劇本彷彿出自棒球之神的手筆。
奪下2007年的冠軍後,紅襪隊接下來的幾季戰績卻未盡理想,2010年未能打進季後賽,季後隨即簽下教士隊第四棒岡薩雷茲(Adrian Gonzalez)和光芒隊的當家中外野手克勞佛(Carl Crawford),沒想到卻在2011年發生MLB史上著名的大崩盤之一。當年紅襪隊於9月初仍以9場勝差領先同區的光芒隊,但之後的24場比賽輸了18場,在最後一天失去進入季後賽資格。艾普斯坦和法蘭柯納兩人成為千夫所指,前者早有規劃,投向小熊隊懷抱,後者則未獲續約。
然而風暴尚未止歇,波士頓媒體接獲紅襪球隊不具名人士爆料,許多投手輪休日時躲在休息室喝啤酒、嗑炸雞,根本不在乎球隊輸贏,加上總教練法蘭柯納的放縱,最終導致休息室一盤散沙,球員無心求勝。這些報導讓紅襪隊球迷氣炸了,球團承受許多壓力與批評,遭媒體點名的球員貝基特(Josh Becket)、藍基(John Lackey)紛紛跳出來澄清,但在如此低迷氣氛下,效果不大,不信者恆不信。事後有媒體點名這位不具名的高人正是艾普斯坦,他去職後的回馬槍,狠狠地予老東家一記重拳。
金童新任務:解除小熊魔咒
小熊隊老闆看上艾普斯坦在紅襪隊的績效與解除魔咒的神奇能力,不惜以5年1800萬美元重金,外加一名小聯盟球員,將他挖角至小熊隊擔任總裁。艾普斯坦到任後成功說服老闆將陣容打掉重建,鎖定小聯盟年輕好手,擺脫前任老闆留下的巨額爛約,兩年下來有聲有色,備受好評,他大致依照下列原則改造小熊隊陣容:
首先,任命新總經理、重建球探部門。他自教士隊延聘10年前在紅襪隊併肩作戰的豪伊爾(Jed Hoyer)擔任總經理,麥克里歐(Jason Mcleod)主掌球探部門,以全權掌握球員培養、訓練事宜。
其次,透過球員交易換來年輕大物選手,做為球隊重建礎石,並簽下長約,如以自家農場的火球男凱許納(Andrew Cashner)向教士隊換來一壘手瑞佐(Anthony Rizzo)。
再者,每年從自由球員市場足以擔任第3、第4號先發投手簽下1年短約,倘季賽表現良好,就趁7月31日交易大限前即與他隊換來年輕好手,確保農場深度,2012年的馬洪(Paul Maholm)、2013年的費得曼(Scott Feldman)、2014年的漢默(Jason Hammel)都是現成的例子。
上述原則方向正確,亦是重建球隊的不二法則,目前小熊農場兵強馬壯,備受期待的戰力有去年選秀第2指名的三壘手布萊恩(Kris Bryant), 古巴外野手索羅(Jorge Soler)、瘦竹竿右投艾德華(C.J. Edwards), 以賈薩(Matt Garza)向遊騎兵隊盤來的3壘手歐特(Mike Olt)、游擊新秀貝茲(Javier Baez)等人。ESPN的記者洛(Keith Law)在年初將小熊農場列為全大聯盟第4名,但也有球評指出,小熊隊最大隱憂是缺乏即戰力的投手,且冬季未在先發投手做太多補強,2014年想在國聯中區出頭,難度頗高。
或許艾普斯坦10年大運在紅襪都用光了,帳面上,小熊這兩年的重建策略與農場雖獲高度評價,但年輕選手表現不如預期,去年兩位備受期待的新季一壘手瑞佐打擊率0.233,卡斯楚(Starlin Castro)打擊率0.245,十分掙扎,以9年長約綁下古巴外野手(Jorge Soler)因傷提結束球季,今年仍將自小聯盟高階1A出發。未來9年小熊隊光在位上述3位選手身上即綁了注1億4仟萬美元,如果這3個人的表現沒有好轉,小熊隊的球探部門肯定有人要辭職謝罪。
另外,頭號先發投手沙馬帝加(Jeff Samardzija)也未投出預期成績,而以4年5千2百萬美元簽下的傑克森(Edwin Jackson),更只拿下8勝18敗、防禦率4.98的慘澹成績。小熊隊重建前兩年,艾普斯坦團隊培養年輕球員的能力,並非十分突出,別忘了,國聯中區由總經理莫茲利克(John Mozeliak)領軍的紅雀隊,一直是大聯盟的模範經營團隊,小熊要進入季後賽,打下紅雀隊是要件之一,但目前看來,小熊隊的球探部門未能與紅雀匹敵。
金童落漆?還是再創美國職棒奇蹟?
其實早在艾普斯坦仍是紅襪隊總經理時,即有論者認為他的經營能力被過於高估,理由大致有三:
一、2004年的奪冠主力陣容,大都由他前任總經理杜克(Jim Duquette,現為金鶯總經理)底定,如「神之右手」馬丁尼茲(Pedro Martinez)、強力打者拉米瑞茲(Many Ramirez)、兼具速度與力量的外野手戴蒙(Johnny Damon)、當家捕手費瑞泰(Jason Varitek)、蝴蝶球大師魏克菲爾德(Tim Wakefield)、大賽型的沈球高手洛伊(Derek Lowe),其後艾普斯坦更在杜克奠定的農場基礎下,交易血襪傳奇的希林(Curt Schilling),成為07年奪冠的主力球員。
二、拿下2004年的冠軍後,起初艾普斯坦尚能避免砸錢與球員簽下過長合約,甚至忍痛讓奪冠功臣馬丁尼茲、戴蒙離隊,但之後或許出於老闆指示,或為了與東區洋基隊競爭,做了不甚高明的決定,如德魯(J.D. Drew)的5年7千萬美元合約、瑞特利亞(Edgar Renteria)的4年4千萬合約、盧哥(Julio Lugo)的4年3千6百萬合約,藍奇(John Lackey)的5年8千萬合約,總值2億5千1百萬美元合約,就如沖到馬桶,浪擲在績效不佳的球員,更別提用2億9仟6百萬綁住Carl Crawford 和Adrial Gonzalez。若非道奇願意在2012年承接這2大咖的合約,克勞福這個合約肯定在史上最失敗交易名列前茅。
三、法蘭柯納2013年自傳性質的「紅襪歲月」乙書中生動地形容艾普斯坦作風。該書描述有一回艾普斯坦拿出球團花了20萬美元完成的市場調查報告,建議球隊應補進更多具票房號召力,而非球隊戰力缺口的球員。這種非以票房吸引力,而非求勝為最終目標的經營手法影響球隊捕強戰力,難怪法蘭柯納要以英文俗諺「尾巴搖狗」(tail waves the dog)(本末倒置)來形容紅襪球團的經營方針。
當然,上述交易有可能是在老闆魯奇諾的壓力下執行,但目前貴為小熊總裁的艾普斯坦,球團上上下下都是自己人馬,應再無藉口推脫,套句臺灣政治的關鍵詞:完全執政,完全負責。
不惑之年的金童困惑
10年前帥氣挺拔的紅襪金童,一轉眼已進入不惑之年,他在美國職棒的經營能力,已和小熊重建成果牢牢綁在一塊,他必須證明自己在紅襪隊的成功不是偶然,因此,剩下3年合約裡,倘若小熊無法打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成績,艾普斯坦在小熊隊的評語恐將以「失敗」論定,並更加坐實他是位被高估(overrated)的總經理。
艾普斯坦目前最大的困惑恐怕是年輕好手表現不如預期。本球季新接任的總教練倫特利亞是2013年世界經典賽墨西哥國家代表隊總教練,具有流利的英、西雙語能力,有助與隊上、農場眾多西、葡語系選手溝通,且他被看好能適時激勵年輕好手的求勝心,改變球員過去幾年習於輸球的心態。
另一個難題是全聯盟皆知小熊隊現階段以年輕好手為重建礎石,一些具有多年大聯盟經驗的自由球員,不願委身,造成小熊競逐自由球員失利。在缺乏資深球員的引領下,年輕球隊經常兵敗如山倒,不易自低潮走出。艾普斯坦或許應適時簽下幾位具領導能力的資深球員,給予年輕好手協助與建議,以求更好佳績。
美國職棒千禧年掀起的金童浪潮,將在未來幾年接受更嚴苛的檢視與考驗,至於結果如何,套句盛主播的臺詞,讓我們繼續看下去!!